奧數真係越細學越叻?6個常見誤解 + 正確做法
奧數,或者叫「奧林匹克數學」,近年成為不少香港家長熱捧嘅課外活動之一。不論小一、K3,甚至有啲家長想 4 歲就開始接觸奧數。究竟小朋友愈早學奧數,係咪真係代表愈有優勢?定還是會適得其反?
本文會拆解 6 個香港家長對奧數常見嘅誤解,並提供實用嘅建議,幫你作出更合適嘅規劃。
❌ 誤解 1:奧數愈早學愈叻
🟢 真相:數學天賦唔等於過早操練,反而可能打擊信心。
有家長覺得「早啲學就贏在起跑線」,但奧數是什麼? 根據Kidemy 對奧數的說法其實奧數強調邏輯、推理、抽象思維,呢啲能力喺 5–7 歲之後先慢慢形成得穩定。如果過早訓練、內容又太難,可能會令小朋友對數學失去興趣。
❌ 誤解 2:奧數等於加法、乘法操練
🟢 真相:奧數主打非一般運算,而係策略性解題。
唔少人誤會奧數就係加減乘除嘅極限訓練,但那些是珠心算,其實奧數題多數設計為「不熟悉情境+巧妙推理」。例如:
- 找出排列可能性
- 拆解圖形關係
- 組合數學、數論、邏輯推演
📌 所以唔係「快算得叻」就代表適合奧數。
❌ 誤解 3:學奧數就一定幫到升學/叩門
🟢 真相:升學著重全面能力,奧數只能係加分項。
部分直資學校、小學(例如英華小學)叩門會設數學題,但唔代表會出奧數題。事實上,除非真係報讀對數學能力有特別要求嘅學校,否則一般面試更睇重語言表達、創意解難、性格配合等。
所以學奧數應該係出於培養能力/興趣,而唔係純粹當「升學捷徑」。
❌ 誤解 4:網上資源自己操就得,唔需要老師
🟢 真相:奧數強調「拆解思維」,老師講解好關鍵。
小朋友做奧數唔係操完答案咁簡單,而係要明點解咁解。有經驗嘅導師會引導學生:
- 逐步分析題目陷阱
- 嘗試唔同解法
- 練習口頭表達解題過程
👉 呢啲唔係靠「網上題庫」操卷做到,尤其係高階思維訓練,導師引導非常關鍵。
❌ 誤解 5:上奧數班只會學習數學
🟢 真相:高質課程同時提升專注力、表達力與解難技巧。
優質嘅奧數班,唔止於解題。佢哋會要求學生:
- 清楚講解自己思路
- 分析其他同學錯誤
- 應對時間壓力
📚 長遠有助訓練邏輯性表達、抗壓解難、同理思考等 21 世紀能力。
❌ 誤解 6:所有奧數班都一樣
🟢 真相:課程設計、導師質素、分班制度都好影響效果。
坊間奧數班五花八門,有啲班著重操卷、有啲會分級、有啲則以比賽為目標。家長應該考慮:
- 是否有 分班制度
- 是否用比賽級題目或思維延伸題
- 導師是否有比賽經驗或教學資歷
📝 建議先參加試堂或查看家長評價,仲可以上平台如Kidemy 興趣班課程平台睇清楚唔同中心開設嘅奧數班對比再選擇。
✅ 小結:奧數係一種「策略思維訓練」
與其問「幾多歲開始學奧數最好」,倒不如問:
你想你嘅小朋友學習「點樣思考」,定只係操數學分數?
適當時機 + 合適課程 + 好導師,先可以令奧數成為小朋友邏輯與自信成長之路,而唔係壓力來源。